今天是鐵人賽的最後一篇了,這一篇我不打算要講技術了,比較像是要分享我的完賽感言,或者是作為一名作為一年的軟體工程師誕生出的一些想法,如果沒興趣看的可以上一頁了。
作為一名初出茅廬的軟體工程師,想必很多人都滿懷熱情地去學習各種軟體知識,前端、後端、資料庫、Devops等等,我初期時也是同樣的狀態,巴望著每天都要讓自己多懂一些。但後來就發現,軟體工程師的世界真的太大了。我曾經在實習時擔任過其他職位,我的感想是軟體工程師真的是一個不斷去學習的職業。
有些人可能會說,啊其他行業就不用學是不是?但我不是那個意思,我的意思是軟體工程師會需要你在下班後還去學習新的技術,在這很捲的業界中,在跑已經是基本了,彼此還在兢爭跑得夠不夠快、方向是不是趨勢等等。我認為會這樣的職業應該不多,當然如果我錯了就指正我吧。
有些人可能會說,啊軟體工程師薪水很高啊,這樣還好吧。但我也不是那個意思,倒不如說把辛勞與薪水相提並論本身就是一個謬論。
努力本身不代表薪水價值,你隨處可見一名工程師為了專案加班趕工,而隔壁老屁股工程師打高爾夫閃到腰要請假一個禮拜,而他的薪水高得不得了 (我們先假設不是有靠山)。
倘若薪水的決定依據與你個人的努力無關,那它究竟被甚麼決定呢?答案是價值,精準地來說是職場價值、或是企業價值。而個人價值通常會被忽略。
職場價值是你作為一名軟體工程師中,在職場中有多少價值?
企業價值是你作為一名企業的軟體工程師中,在企業中有多少價值?
這也因此證明了為甚麼努力不被證明,加班趕工忙專案,但還是比不上老屁股閃到腰的原因。企業價值很難不被年資影響,縱使個人能力出眾,你也必須要說服所有上面的長官你為何出眾。而年資不用那麼麻煩,只要不被趕走就行。
職場價值是指軟體工程師在職場中的價值,這點主要受到兩個主要因素影響,一個是外部因素──也就是回到廣泛的市場供需,假設你在的產業就是一個夕陽產業(假設書籍出版業),縱使你能力多麼出眾,軟體知識如何強如何透徹,你也無法獲得像其他產業一樣高的薪水。縱使你照三餐向老闆靠邀而老闆也同意你也一樣,本身的行業就沒有足夠的資金流動,與你個人的努力與程度沒有任何關係。另一個例子是假設你在博亦產業,然後…(我不說你們也知道我要說啥)
另一個因素就是內部因素,也就是回到你自身,相比在職場上活躍的軟體工程師,你比其他人要傑出多少,我們大多數人的努力都是期望在這個區間變得傑出。對,我們可以,但請別忘記,對企業來說,這不過只是標準之一。
說了這麼多,我只是想要闡述一個重點──決定薪資的,不全是職業,更重要影響的是「產業類別」與「企業」。講白就是你要,也得要別人給得起。
我認為所有的職業都一樣遵照供需法則,供給缺乏且需求高漲的價值才會高,與努力什麼的感性言論無關,而適逢AI近年崛起,對軟體工程師的未來也勢必成為一大挑戰。有些人可能會說甚麼AI取代不了軟體工程師,我對這個看法高度存疑。縱使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底下的研發都跑光光,執行長天馬行空也一樣。我們就講一件事,ChatGPT改變了世界用了僅僅不到三年,而你──假設不那麼苦命的話,至少也得工作20年,如果你可以預測到AI 20年的發展的話我認為你大可以這麼聲張,但若你不行,那我認為這樣的聲明是缺乏公信力的。
講了那麼多,我想要講什麼?
我的回答如下:就跟老黃講得一樣,跑就對了,你各位還不快滾去想明年鐵人賽要寫什麼啊,88888。